365体育

图片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廣安經開區:“綠色”千百億 蘊育“新”希望

來源:廣安日報

2024年04月07日22:37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化工廠是啥模樣?不少人是這樣的印象:粉塵覆蓋的地面、包裹嚴實的工人、刺鼻難聞的氣味……走進廣安經開區,這裡的化工園區,卻呈現出不同的景象:在這裡,規劃為先,運用生態工業、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理念指導園區開發,夯實綠色高質量發展根基﹔在這裡,產業升級,向“綠”而行,推動全產業鏈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在這裡,綠樹環繞、花草盈盈,環境向好,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

升級產業,以“含綠量”提升“含金量”。在廣安經開區,傳統化工業的面貌,正在被新質生產力重塑﹔在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中排位躍升,全省10家國家級經開區中排名第3位,創歷史最好成績﹔新橋化工園區成功擴區,總體規劃面積由1016.7公頃擴大至1805.74公頃,成為全省首批成功擴區的化工園區之一﹔成功創建“中國綠色化工出口基地”“國家綠色工業園區”等。

一路過關斬將,廣安經開區發展綠色化工的“殺手锏”是什麼?又將如何煉成一個個“綠色工廠”?3月27日,帶著疑問,“萬千氣象看廣安”主題採訪活動報道組走進廣安經開區尋找答案。

4個“百億”集聚落戶 注入千億“新”動能

當下,廣安經開區新橋化工園區正處於加速建設期,園區內隨處可見建設中的項目。廣安經開區商經局副局長明剛告訴記者,目前園區落地了4個百億項目,每個項目都“大有來頭”。

在利爾化學綠色植保項目建設現場,一條條蜿蜒的管廊和一座座化工裝置縱橫連接、交錯排列,100余名施工人員在各相關控制單元加緊調試設備,為項目早日投產緊張忙碌著。

作為廣安“四個百億”工業項目之一,2022年12月,總投資118億元的利爾綠色植保系列項目落戶廣安經開區,這是利爾化學繼2014年落戶廣安后最大的一次追加投資。

“即將迎來產業升級。”廣安利爾化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榮臻介紹,項目建成后生產除草劑、殺虫劑系列的升級產品,將提高一倍藥效,從本質上減少用藥量,不僅年產值可達166億元,還能為中國和全球的綠色植保和糧食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四個百億”項目帶來了“新”的生產力。廣安設地建市以來單個投資體量最大的項目——和邦生物年產50萬噸雙甘膦項目將建設全球最大的雙甘磷產業基地,引進先進工藝,採購先進生產裝置,實行全自動化生產,實現高質量、高技術、高效率﹔誠信新材料鈦系列項目加快建設鹽鹼循環和尾氣綜合利用項目,可實現現有產業鏈副產物和中間產物綜合利用﹔玖源新材料項目建設年產120萬噸尼龍66、50萬噸己二胺、50萬噸己二腈等產品生產線,投產后將打破技術壟斷,有效延伸現有產業鏈。

“四個百億”項目帶來了“新”的突破。項目計劃總投資超500億元,全部建成投產后總產值超1000億元,雙甘膦、草銨膦、丙炔氟草胺產能將躍居全球第一,助推廣安綠色化工產業躋身千億級產業“俱樂部”。

在廣安經開區,化工企業“含新量”越來越高:利爾化學草銨膦、丙炔氟草胺技術全球第一﹔沃野生物藥肥技術全國首創﹔沃肯精細化工光引發劑、紫外線吸收劑關鍵技術解決了國外“卡脖子”問題﹔摩珈生物獨創國際最前沿的生物酶技術。

目前,廣安經開區已入駐誠信化工、玖源化工、利爾化學等28戶化工企業,企業“串點成線”,實現隔牆採購、隔街銷售,形成了綠色化工、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儲能等3大產業鏈條,構建起較為完善的綠色化工產業生態。

減碳增綠產業“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

在化工企業集聚的廣安經開區,如何向“新”向“綠”而行?記者在玖源化工找到了答案。

走進玖源化工,看到的是滿眼綠色,聞到的是清新空氣。干淨整潔的廠區,既有十足的工業氣息,又有院落式的景象。

有光鮮的“面子”,更有厚重的“裡子”。

在廠區生產樓中控室,20余個監控頁面輪流切換,24小時對各個作業環節進行在線“電子”監測。以實行網格化監管為例,近些年,追求綠色發展的玖源化工連年拿出銷售收入5%左右的資金,用於環保監測、技改、治理。

“2022年底,我們在醇氨裝置綜合節能技術改造這一項,就投入4000多萬元,進一步降低了資源消耗。”廣安玖源化工有限公司黨辦主任傅元鬆介紹,持續加大的環保投入不僅沒有壓垮企業,反而助力企業實現良性發展。去年,企業實現產值20.1億元。

走穩“綠色”路,老牌企業有好招,新興翹楚出實招。四川聖效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峰給出一個數據:“作為精細化工企業,綠色發展體現在節能減排上。我們的環保安全投入,達到了整個投資的30%。”

大比例投入,折射出聖效科技的綠色理念:不能“先污染后治理”,不能“發現問題再改造”!

在進行生產線建設時,聖效科技同步考慮包括廢氣治理裝置、廢水處理系統等環保設施,採用低排放、高自動化的生產設備,確保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和使用。通過循環利用,每月污水排放量從上千噸下降至幾百噸。

環保是化工企業的生命線,環保搞好了就會蒸蒸日上,搞砸一次就會立即“休克”。採訪中,記者更加直觀了解到,重視環保的企業所嘗到的“甜頭”。

廢水、廢氣回收利用,二氧化碳減排、余熱變寶再利用……在廣安經開區,多家企業都在生產流程上精細化升級。在循環利用上,這些現代化的化工企業簡直“玩出了花樣”,以誠信化工、利爾化學、玖源化工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向原本隻有投入沒有產出的環節要收益,把環保從“費錢”變為“賺錢”。

環保優先,這不僅是化工企業對自身的要求,更是廣安經開區對綠色化工產業的要求。

建立化工項目准入退出機制——

制定出台《新橋化工園區項目准入管理辦法》《新橋化工園區“禁限控”目錄》等文件,堅持以“高技術、高稅收、高帶動、低消耗、低排放、低風險”原則招引項目,讓綠色化工產業發展實現質量和效益最大化。

規劃建設完善基礎設施——

廣安經開區建成日處理3.9萬噸工業污水處理廠2座、年處理10萬噸危廢處置中心1所、1萬噸工業污水的事故應急池1個﹔加快可視化污水管網、火電廠二期擴容改造及配套管道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園區企業安全監管——

廣安經開區應急管理部門對全區危化生產企業,建立了一對一的監管領導小組﹔廣安經開區納入全省危險化學品特殊作業電子監管系統試點,新橋化工園區建立了危化智慧平台……

規模和環保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單項選擇,而是令人驚艷的互相成就。在廣安經開區,綠色已是產業發展的底色。眼下,隨著認識不斷深化,投入不斷增加,綠色化工越來越深入人心,不斷激發發展新動能。(周琪鈞 廣安日報全媒體記者 文思童 文/圖)

來源:廣安日報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