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毛澤東詩詞中的青春意氣④

君行吾為發浩歌——《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解析

汪建新

2024年01月22日08:41    來源:中國青年雜志

雲開衡岳積陰止,天馬鳳凰春樹裡。

年少崢嶸屈賈才,山川奇氣曾鐘此。

君行吾為發浩歌,鯤鵬擊浪從茲始。

洞庭湘水漲連天,艟艨巨艦直東指。

無端散出一天愁,幸被東風吹萬裡。

丈夫何事足縈懷,要將宇宙看稊米。

滄海橫流安足慮,世事紛紜從君理。

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於今五百年,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宮前友誼多,崇明對馬衣帶水。

東瀛濯劍有書還,我返自崖君去矣。

新民學會是五四運動時期湖南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的領導核心,也是當時全國影響最大的革命團體。據《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卷記載:1918年4月,“新民學會會員在長沙北門外平浪宮聚餐,為羅章龍去日本留學餞行。毛澤東用‘二十八畫生’筆名寫詩一首相贈,題為《送縱宇一郎東行》:雲開衡岳積陰止,天馬鳳凰春樹裡。年少崢嶸屈賈才,山川奇氣曾鐘此。君行吾為發浩歌,鯤鵬擊浪從茲始。洞庭湘水漲連天,艟艨巨艦直東指。無端散出一天愁,幸被東風吹萬裡。丈夫何事足縈懷,要將宇宙看稊米。滄海橫流安足慮,世事紛紜從君理。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名世於今五百年,諸公碌碌皆余子。平浪宮前友誼多,崇明對馬衣帶水。東瀛濯劍有書還,我返自崖君去矣。”這首《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不僅體現了毛澤東和羅章龍之間“同聲相應”的特殊情誼,也反映了新民學會成立前后毛澤東的思想意識和精神狀態。

為造新民建學會

1915年9月,毛澤東在長沙發布《征友啟事》。當時在湖南長郡聯立中學校讀書的羅章龍,以“縱宇一郎”的名字致信毛澤東,相約在長沙定王台湖南省立圖書館見面。他們初次見面相談甚歡,表示“願結管鮑之誼”。羅章龍當晚賦詩《定王台晤二十八畫生》:“白日東城路,嫏嬛麗且清。風塵交北海,空谷見庄生。策喜長沙賦,騷懷楚屈平。風流期共賞,同証此時情。”此后,兩人過從甚密。

在毛澤東的周圍,逐漸聚集起一批追求進步、志趣相投的青年。其中大多數是一師的學友,包括有些已畢業的。他們大多是楊昌濟的學生,都有一種“奮斗的和向上的人生觀”。這當中,也有包括羅章龍在內的長沙各中等學校的學生。他們多來自農村,沒有少爺公子的浮華,朴實而朝氣蓬勃。節假日,他們經常到岳麓山、橘子洲、平浪宮等風景名勝處聚會,或臧否人物、議論世事,或登高吟詠、斗韻唱和,相約不談身邊瑣事。

從1916年開始,他們討論最多的中心問題,是“如何使個人及人類的生活向上”。他們逐漸得出一個結論:“集合同志,創造新環境,為共同的活動。”同時,他們又受到新文化運動思潮的猛烈沖擊,思想上發生劇烈的變動,“頓覺靜的生活與孤獨的生活之非,一個翻轉而為動的生活與團體生活之追求。”於是,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等打算組建一個團體,得到大家普遍響應。1918年3月,毛澤東、鄒鼎丞草擬了新民學會章程和赴日求學計劃,征求各發起人的意見。

1918年4月14日,新民學會在岳麓山腳下的劉家台子蔡和森家裡正式成立。到會的有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何叔衡、蕭三、羅章龍、張昆弟、陳書農、鄒鼎丞等13人,再加上沒有到會的李和笙(維漢)、周世釗等人。這樣,最初的會員就有20余人。經過討論,通過了會章。蔡和森引証《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和梁啟超在《新民說》一文中對“新民”的解釋:“採補其所本無而新之,以建設中國一種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以“新民”為會名。學會以“革新學術,砥礪品行,改良人心風俗”為宗旨。會章規定:“一、不虛偽﹔二、不懶惰﹔三、不浪費﹔四、不賭博﹔五、不狎妓。”成立會上,還討論了“會友出省、出國諸進行問題”。當天,“天氣晴明,微風掀拂江間的綠波和江岸的碧草,送給到會諸人的腦裡一種經久不磨的印象。”

新民學會的會章和當時毛澤東的實際想法也有距離,他后來曾有一個說明:“會章系鼎丞、潤之起草,條文頗詳﹔子升不贊成將現在不見諸行事的條文加入,頗加刪削﹔討論結果,多數贊成子升。於是表決會章的條文如此......”

新民學會的發起、成立和成長,滲透了毛澤東的心血,它從一個追求向上的青年進步團體,逐步發展為革命團體,在湖南,乃至在中國的近現代史上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李維漢回憶說:“新民學會雖然還不是馬克思主義的團體,但在它存在的三年中,在中國革命動蕩轉變的年代裡,逐漸由民主主義接近了馬克思主義,在思想上和組織上為建立中國共產黨作出了它應有的貢獻。”毛澤東也說過:“學會有七八十名會員,其中許多人后來都成了中國共產主義和中國革命史上的有名人物。”新民學會78名會員中,有41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有10人后來成為中共中央委員,有7人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正因為如此,新民學會獲得了“建黨先聲”的贊譽。

平浪宮前友誼多

新民學會成立時,會員多數已從學校畢業或即將畢業,選擇什麼樣的職業才能更好地施展抱負呢?許多人不願“堆積”在湖南一地,想“散”到中國乃至世界各處去學習和考察。毛澤東也認為,這樣做每個人都可以去開辟一個方面,對將來大有好處。“向外發展”,成了會員的共識。這是羅章龍決定赴日留學的主要動因,也是毛澤東創作《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的直接緣起。該詩最早非正式發表在《黨史研究資料》1979年第10期,是由羅章龍在《回憶新民學會(由湖南到北京)》一文中提到的。1986年版《毛澤東詩詞選》和1996年版《毛澤東詩詞集》均收入“副編”,寫作時間標明為“一九一八年四月”。

七古就是七言古詩,句數不限,偶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敘寫送朋友東去日本求學,真摯地表達了惜別之情和做一番事業的祝願。全詩內容可分成四個層次來賞讀。第一層為開頭四句,點明送行的時間、地點、氣候及地理環境。“雲開衡岳積陰止,天馬鳳凰春樹裡”,衡岳雲開,積陰截止,使人想到“積陰”時的沉郁,又得到“雲開”日出時的興奮。“天馬鳳凰”,指岳麓山東南、湘江之西的天馬峰、鳳凰峰。天馬鳳凰,既是山名,又賦以山形峰影在“春樹裡”昂首騰空、展翅欲飛之勢。“年少崢嶸屈賈才,山川奇氣曾鐘此”,岳麓書院門聯雲:“惟楚有材,於斯為盛”。如今這裡又聚集了一批憂國憂民、意氣風發的時代精英。詩篇起首不凡,如登高臨深,有俯視一切的氣概。

第二層為接下來的六句,是送別贈行之語。“君行吾為發浩歌,鯤鵬擊浪從茲始”,頗有“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之意。《庄子·逍遙游》說,鯤魚所化的大鵬鳥,“水擊三千裡,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語摯情深地激勵遠行者鵬程萬裡。“洞庭湘水漲連天,艟艨巨艦直東指”,洞庭湖和湘江漲起了與天相連的大水,你乘船由湘江進入洞庭,再駛入長江,然后乘巨輪一直往東航去。“無端散出一天愁,幸被東風吹萬裡”,不知怎的,你散發出一堆愁雲,幸虧已被友誼的春風吹得無影無蹤。羅章龍曾因家境貧寒而為留學費用問題揪心,經共同籌措終於得以解決。

第三層從“丈夫何事足縈懷”到“諸公碌碌皆余子”八句,縱論世界形勢、身心鍛煉,抒發豪情壯志。“丈夫何事足縈懷,要將宇宙看稊米”,稊米:稊,草名,結的子如小米。《庄子·秋水》:“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米之在大倉乎?”詩人勉勵友人要胸懷寬廣,安心出國留學。“滄海橫流安足慮,世事紛紜從君理”,滄海橫流哪值得顧慮,世事紛亂,我們一起應對。“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要善於自我調適,胸懷日月,保持內心清新美麗。“名世於今五百年,諸公碌碌皆余子”,《孟子·公孫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第四層為最后四句,寫送別的情景。“平浪宮前友誼多,崇明對馬衣帶水”,餞行會上高朋滿座,情誼濃濃。崇明:島名,在長江入海口﹔對馬:日本島名。中日之間一衣帶水,“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東瀛濯劍有書還,我返自崖君去矣”,《庄子·山木》:“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遠矣”,朋友相送終有一別,希望友人到日本后能書信互通。

這首詩是毛澤東詩詞中僅見的一首完整的七言古詩,把敘事、寫景、抒情、說理融為一體,情中見理,理中寓情。全篇一氣呵成,雄奇奔放,雄渾之中有瀟洒,奔放之中見真情。

管卻自家身與心

《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一詩,除了暢敘好友送別之情,還特別強調不斷修煉心性,完善人格,使胸懷襟抱聖潔清新。“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是處於修學儲能階段的毛澤東與其他新民學會會員用以自勉的信條。宋代黃庭堅《答友求學書》寫道:“古人之學問高明,胸中如日月。”《禮記·大學》有雲:“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1902年春,毛澤東進南岸私塾讀書。有一次,塾師鄒春培因事外出,囑咐學生溫書。毛澤東卻和幾個同學到私塾前的池塘戲水。老師發現后非常生氣,要學生對對子,對不出就要打手心。對子出的是“濯足”,毛澤東不假思索,對以“修身”。自從走出鄉關以后,毛澤東開始自覺地把自我道德人格的完善,視為實踐自己遠大抱負的必由之路。1915年9月27日,在致蕭子升的信中,毛澤東寫道:“吾人立言,當以身心之修養,學問之研求為主,輔之政事時務,不貴文而貴質,彩必遺棄,惟取其神。”

在湖南一師讀書期間,對他影響最大的老師無疑是楊昌濟。楊昌濟不僅將修身常挂在嘴邊,而且生活之中也是嚴於律己。“他不吸煙,不飲酒,律己極嚴﹔他讀書作文,正襟危坐,處以虔敬。但對他人則不橫加干涉。”他提出處世五原則:一曰恕,二曰介,三曰敬,四曰渾,五曰誠。他衣食簡單,勤儉節約。他提倡靜默多思,少說多聽,兼收並蓄。他有三條戒律:不談瑣碎,不論人非,不涉狎邪。

毛澤東曾回憶說:“給我印象最深的教員是楊昌濟,他是從英國回來的留學生,后來我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關系。他教授倫理學,是一個唯心主義者,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他對自己的倫理學有強烈的信仰,努力鼓勵學生立志做有益於社會的正大光明的人。”毛澤東對楊昌濟的生活准則,不僅欣然接受,也處處效仿,修心性,修善德,修意志,修膽力,修智慧,修學識。毛澤東也十分簡朴,反對奢侈。毛澤東有“三不談”:一不談金錢,二不談瑣事,三不談男女之愛。楊昌濟最推崇大儒曾國藩,1917年8月23日,毛澤東在致黎錦熙信中也說:“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有段時間,毛澤東每天都手捧曾氏文集,仔細揣摩,細心領會。曾國藩特別強調一個“勤”字,毛澤東也很勤勉刻苦。“清晨同學還在夢鄉,他就已經起來開始晨讀。夜晚大家都已就寢,他仍在路燈下痴痴苦讀。”

學生時代的毛澤東深受儒家正統思想的影響,很自然地承繼了一整套典型的“內聖外王”的思想模式。他時常引聖賢之功業以敬仰,錄聖賢之警言以自勵。翻開《講堂錄》以及他早年給一些師友的信函,一種對儒家聖賢高山仰止般的崇敬之情,幾乎隨處可見。聖賢人格的精神底蘊,是一種崇高的超越性的道德境界。在聖賢氣象的激勵下,毛澤東發奮攻讀倫理學。由德國泡爾生著、蔡元培翻譯的《倫理學原理》一書,曾是楊昌濟講授修身課的教材。全書約10萬字,毛澤東寫了1萬2千余字的評語,留下了用紅、墨筆標記的圈點、杠、三角、叉等符號。今天我們細心體察他抄錄在《講堂錄》中的修身格言,仍不由自主地為他當時那種力行君子修身之道的道德真誠和道德意志而感佩不已。毛澤東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365体育的偉大領袖、中華民族的精神導師,與他從青少年時期就一直嚴於律己、注重修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作者系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教授、副院長、一級巡視員,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副會長)

(原載於《中國青年》雜志2023年第24期)

點擊查看“毛澤東詩詞中的青春意氣”系列其他文章

孩兒立志出鄉關——《七絕·呈父親》解析

驚濤拍岸怒聲吼——《四言詩·〈明恥篇〉題志》解析

長歌痛悼思君深——《五古·挽易昌陶》解析

(責編:劉圓圓、代曉靈)
相關專題
· 汪建新專欄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