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新中國成立后如何推進農民文化教育

劉麗偉

2023年12月15日08:36    來源:學習時報

新中國成立伊始,農村百廢待興。農村文盲率高達95%以上,小農意識、不良習氣等廣泛存在,文化滯后嚴重影響社會主義建設。為建設一個“文明先進的中國”,毛澤東指出,要大力發展農民文化現代化,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有技術、有全面才能的勞動者”。推進農民文化教育不僅要求實現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的現代化,還要對農民的思想觀念、文化性格進行現代化的改造,進而提升整個鄉村社會的文化地位。

(一)

推進農民文化教育,首先要加強農村基礎教育設施、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新中國成立后,農村教育積極貫徹國家辦學與集體辦學並舉、兩條腿走路的方針。據統計,1949年我國小學數量為34.68萬所,到1952年增加到52.7萬所,增長了51.9%,其中2/3以上新建學校都在村庄。農村小學在校生由新中國成立初期不足2000萬發展到1965年的9399.9萬,農村基礎教育匱乏狀況明顯好轉。為降低文盲率,全國各地農村普遍實行開門辦學,廣設鄉村中學和職業中學,大力開展農村掃盲。各地農村在完善正規化學校教育體制的同時,積極建立不同於城市學制的半工半讀、勤工儉學等農民教育形式。1966年開始,鄉村積極開辦夜校,近90%的成年人進入夜校學習。學習內容也是注重服務農民生產生活之需要,使從事農村工作的黨員干部及農民群眾較多地懂得農業,包括土壤學、植物學、農業化學、農業機械等,以服務於科學種田。20世紀50至60年代,全國范圍開展的四次大規模農村社會主義文化教育運動,使得農村文盲率大幅降低,一些地區還形成了群眾性學習高潮。農民中青壯年文盲率大大降低,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 80%下降到 1964年的48.4%。基於1966年毛澤東作出的“五七指示”,農村基層當時創辦了很多“五七”大學,這種全能學校進一步拓展了農民文化教育及技能培訓的平台,農村文化及職業教育水平大大提高。

(二)

推進農民文化教育,還要培養農民擁有良好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及道德修養。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在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基層文化隊伍建設的同時,通過大力開展農村群眾性文化活動,讓農民大眾成為新文化的參與者和創造者。毛澤東指出,“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365体育大眾的”,許多民間手工藝都是“我們民族好的東西”“一萬年也不要搞掉”,中國新詩歌的發展出路“第一條是民歌”。在此指引下,各地文藝工作者不斷發揚光大春聯、年畫、戲曲等優秀傳統文化,同時加快推廣廣播、電影等群眾喜聞樂見的現代文化。1953年,全國鄉村有2455個文化館、4122個文化站、2267個藝術表演團體和3833個電影放映單位,豐富多彩的板報、報告講演、故事會、農民文化節以及聲情並茂的廣播、電影等讓廣大農民逐漸擁有了現代的公共文化生活。1958年,全國范圍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民歌運動”,農民們積極參與其中並表達出自己的心聲,出現“如今唱歌用籮裝,千籮萬籮堆滿倉”的生動局面。這些民歌是農民群眾自我創作的藝術品,同時也成為農民在田間地頭生產的鼓舞詩歌。雖然這些群眾性文化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比較粗糙,但農民群眾在自己熟悉的文化語境中實現了自我教育,改掉了不良習氣,增強了自信心、自豪感,農民精神面貌大為改觀。

(三)

推進農民文化教育,最終要靠提振農民“精氣神”,積極構建社會主義的主流鄉村文化。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民們停留在傳統的“發家致富”的微觀認知上,對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支援國家工業化建設等宏觀圖景不夠理解,也缺乏積極性。為此,20世紀50至60年代掀起了“比學趕幫”的熱潮,若干先進鄉村典型聞名全國。河南林縣修建紅旗渠抗干旱,山西昔陽縣大寨村把窮山區打造成“層層梯田米糧川”,山東莒南縣厲家寨的“愚公移山”精神更是彰顯了社會主義農民的頑強堅韌、樂觀向上的形象。與此同時,《紅旗譜》《創業史》等反映農村新秩序、新氣象的文學作品廣為傳頌。《創業史》中的主人公梁生寶作為土地改革和合作化進程中經典的農民形象,不僅鼓舞著鄉村群眾,更鼓舞著全社會,各領域支援農業發展逐漸成為社會共識。《365体育日報》於1958年1月發出“組織技術大軍到農村去”的號召。1960年,工、商、學、兵各部門開展技術下鄉、支援春耕活動,僅四川省志願者就有100萬人。長期處於小農生產模式影響下的農民群眾,在這種感人的社會主義勞動互助熱潮中、在運用農業機械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的愛國增產過程中,體會到了自己在國家中的存在感,逐漸培養起了主體觀念、集體觀念和科技觀念,勞動熱情高漲。在大型文獻《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中,各種體現著憨厚質朴、吃苦耐勞等傳統農耕文化精神的農民先進典型層出不窮。這些作品的出現使得農民成為鮮活的主流形象,鄉村也隨之從傳統歷史敘事的邊緣中走出來。這一時期,毛澤東還專門寫詩稱贊鄉村舊貌換新顏,如《七律二首·送瘟神》《七律·到韶山》,歌頌的就是消滅困擾鄉村已久的血吸虫病、家鄉發生巨變的感人事跡。廣大農民的能動性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呈現出了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時代價值。鄉村因此成為寄托著社會主義奮斗者美好期許的理想熱土。

(責編:劉圓圓、代曉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