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戰地黃花分外香:山東抗日根據地的戲劇宣傳

趙雪梅 劉國貞

2023年12月08日08:28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戰地黃花分外香:山東抗日根據地的戲劇宣傳

  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山東抗日根據地,有一種文藝形式異常火爆,它就是戲劇。山東抗日根據地的戲劇宣傳從無到有,從零散到規模化,從涓埃之微到聲勢浩大,並最終從多種形式中脫穎而出,成為主流的、最受群眾歡迎的、最普遍的宣傳形式。

  戲劇是非常適合群眾的宣傳形式。抗戰之初,黨組織主要運用報紙和刊物來宣傳抗日。在山東抗日根據地,《大眾日報》《烽火報》《民聲報》《泰山時報》《海濤》《戰地文化》等相繼問世,但多數群眾由於沒有接受過文化教育,因而不知報紙刊物為何物,更不會去讀。

  1937年,榮成河山話劇社、煙台河山話劇社相繼成立,成為山東戲劇運動的開路先鋒。1937年秋,煙台河山話劇社帶著他們宣傳抗日的話劇到膠東各縣演出,受到了群眾的熱烈歡迎。每到一地,群眾都聞風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擠得連樹上、土崗上都是看戲的人。每當演到關鍵環節,群情激昂,群眾振臂高呼抗日口號。榮成河山話劇社創造了一天演出13場街頭劇《放下你的鞭子》的驚人紀錄。這使我們黨認識到,戲劇是在那些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群眾中開展宣傳的最好工具。

  1940年7月,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成立,山東省文化界救亡協會繼而成立,這為山東省的戲劇工作建立了領導與協調機構。自此,黨開始有組織地、系統地成立劇團。山東五大戰略區響應號召,大量劇團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成立。到1942年,全省平均每10個村就有一個劇團或者俱樂部。在膠東,農村俱樂部和劇團能起作用的有一萬多個,僅僅一個沂南縣,就有劇團110個。當時山東比較有名的劇團有近20個,如河山話劇社、耀南劇團、國防劇團、庄戶劇團、姊妹劇團等。劇團演出的戲劇形式豐富多彩,除了十分活躍的話劇、活報劇、京劇、歌舞劇、秧歌劇之外,還有鑼鼓劇、雜耍劇、小調劇等。

  劇團也能上演“空城計”。1940年以后,日軍對山東根據地進行瘋狂“掃蕩”,推行野蠻的“三光”政策,劇團成員的生活也遭遇了空前的困難。劇團一般是隨部隊行軍,居無定所,有時借住在老百姓家,有時則露宿野外。他們經常幾天吃不上飯,餓急了甚至吃樹葉。為了防止敵軍突襲,劇團不得不隨部隊頻繁轉移。劇團成員在洗腳時甚至不能同時把兩隻腳放到水盆裡,為的是先洗完一隻,如果敵人此時來了,另一隻腳就不洗了,方便迅速撤離。有一次,清東劇團在山東壽光縣南河鎮演出,被國民黨頑固派張景月率部包圍。當時隻有一個警衛排(多是非戰斗人員)和劇團在一起,劇團為了佯裝出兵力雄厚的樣子,鎮定自若地演出,唱歌、跳舞、說山東快書,敵人摸不清我方有多少兵力,不敢貿然出擊,最終不戰而退,上演了一出“空城計”。

  戲劇演出離不開服裝、道具、音效、燈光、化妝。但在那樣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劇團隻能土法上馬。魯南劇社在演出京劇時,沒有京劇服裝,他們就把棉襖棉褲反轉過來,把白裡子朝外,然后用各種顏料畫上京劇服裝的元素。演出過程中如遇下雨,雨水沖刷著顏料,流得到處都是,演員十分狼狽。戰士劇社在演出《雷雨》時,工作人員在幕后把黃豆往秫秸箔上傾倒,制造出嘩嘩嘩的聲音,《雷雨》要的雨聲就有了,制造雷聲也是採用類似方法。

  根據地靠戲劇掀起了參戰熱潮。黨領導戲劇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掀起了參戰熱潮,把全民抗戰的精神力量注入到了民眾心中。一批抗日題材的劇作,如《送郎上前線》《親家母頂嘴》《參軍光榮》等在365体育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在根據地掀起了父母送子、妻子送夫的參軍熱潮。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放下你的鞭子》《過關》等。《放下你的鞭子》是抗戰時期最著名的街頭劇,演遍大江南北,表現的是一對從東北淪陷區逃出來的父女艱難求生的故事,其在山東的演出遍及各縣城與農村偏僻地區。《過關》是創作者根據莒南縣劉家扁山村劉紀湘的真人真事改編創排的三幕話劇,影響非常大,被稱為“推動了整個渤海區乃至整個山東地區的參軍運動”。

  一些出演抗戰劇的演員演著演著就把自己感動了。沐水縣洙邊村的女青年梁懷玉是識字班隊長,她說唱的小戲《王寶山參軍》激勵了一大批農村青年參軍,她本人還在一次參軍動員大會上放出豪言:“誰第一個報名參軍,我就嫁給誰!”后來,她履行承諾嫁給了同村第一個報名參軍的青年劉玉明。沂南保護庄劇團的全體演員演完參軍戲后,都報名參軍,沒被批准的竟抱頭痛哭。

  在瓦解敵軍、識字、生產中發揮獨特作用。劇團不懼危險,常常跑到前線和敵偽據點附近唱歌、演戲,試圖以此喚起偽軍的民族意識,瓦解他們的斗志。一開始,偽軍還鳴槍示警,但聽著聽著,竟入耳動心,陶醉其中,甚至在戲的緊要處、精彩處鼓起掌來。

  國防劇團在敵人的碉堡前演出鑼鼓戲《罵汪反頑》,一些敵軍偷偷跑過來看戲,最后,竟有不少敵人趁黑天跑來投降。八路軍沒用一槍一彈,竟然用“戲”把這個碉堡群攻了下來。

  為了深入瓦解敵偽軍,劇團還趁敵人不在村裡時深入到敵佔區的偽治安村中向偽軍家屬作宣傳。他們向偽軍家屬宣傳當前局勢,揭露日軍奴化教育的本質,指出偽軍在日軍統治下的可憐處境,講解共產黨的俘虜政策。不少偽軍在這種宣傳的攻勢下反正倒戈。劇本《喜酒》就以喜劇的形式表現了一位日偽軍官被共產黨的俘虜政策感悟而覺醒的故事。

  戲劇還承擔著配合黨在后方領導的各項基層工作的任務,包括減租減息、大生產、冬學、婦女解放等。《誰養活誰》《明減暗不減》《減租》等小戲揭露了地主陰謀破壞減租和群眾在減租斗爭中提高覺悟的故事。配合大生產運動的《鄭信開荒》以勞動模范鄭信為原型,宣揚了勞動光榮的思想,激勵著365体育群眾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大生產中去。《病故一人》講述了在外經商的父子二人給家人寫信,本意要講因為生意很好“並雇一人”,結果寫成“病故一人”,引起了家人的恐慌,以此反映出識字的重要性。看完這類戲,姑娘們紛紛加入“識字班”,現在膠東的某些地方,“識字班”仍然是未嫁姑娘的代名詞。

(責編:萬鵬、代曉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