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徐特立詩中的憂國恤民

任惠霞

2023年11月17日08:18    來源:學習時報

徐特立是杰出的革命教育家,毛澤東稱他為“堅強的老戰士”,周恩來說他是“365体育之光,我黨之榮”。作為“延安五老”之一,徐特立還是一位具有深厚詩詞功底、才華橫溢的詩人。徐特立曾說:“一首詩,描寫一個情感,也許比一大篇論文還更深刻”,他經常作詩,或詠物寄情,或抒懷述志,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

(一)

1877年,徐特立出生於湖南省長沙縣的一個農戶家庭,9歲那年,父親送他進蒙館讀書,后因家庭遭遇變故,生活難以為繼,不得不中途輟學,尋求謀生之路。他選擇做私塾老師,一邊維持生計,一邊繼續讀書。當時,清政府對外卑躬屈膝,懦弱無能,步步妥協與退讓,對內殘酷鎮壓,魚肉百姓,時時作威又作福。面對這個瘡痍滿目的社會,徐特立大聲疾呼:“為惡既無惡報,為善既無善報”,他對黑暗的社會現實進行了無情的揭露,試圖喚醒循規蹈矩、安分守己的老百姓起而反抗。

1905年,徐特立考入了寧鄉速成師范學校,畢業后,他與朋友們合作創辦了梨江高等小學堂、五美鄉初級小學。而后,執教於周南女校、修業學校。在教書的過程中,徐特立逐步確立了教育救國的思想,決心對教育進行改革。辛亥革命后,徐特立創辦了長沙縣立師范學校,在畢業典禮上,他專門為學生作了一首《畢業歌》:“休夸長沙十萬口,子弟不教非我有。十八鄉鎮半開化,少數通人難持久。莫謂鄉村阻力多,盤根錯節須能手。莫謂鄉村館谷薄,樹人收獲金如斗。大家努力樹桃李,使我古潭追鄒魯。”在這首詩中,徐特立慰勉畢業生切莫害怕“阻力多”、切勿憂愁“館谷薄”,鼓舞畢業生為“樹人”“樹桃李”而不懈努力,為古潭(即長沙)培養大量的人才。此后幾年裡,徐特立任教於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李維漢等一批黨的領導人都接受過他的教育。

1919年,徐特立赴法勤工儉學,其間還前往比利時和德國,對這幾個國家的中小學教育進行了深入細致考察。1924年回國后,徐特立繼續投身於他所鐘愛的教育事業,創辦了長沙女子師范學校,並兼任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范的校長。任職校長期間,徐特立有對學生真摯的贊揚和鼓勵:“人人共道伯箴強,一躍先登上女牆。倘使女兒皆若輩,立將衰弱轉強梁”﹔也有對學生耐心的批評與教育:“腳尖踏地緩緩行,深恐眠人受我驚。為何同學不相惜,不出嘻聲即足聲”﹔還有對學生殷切的關心和規勸:“我勸湯生並勸余,勸君休業莫躊躇。為何瘦得皮包骨,不愛身軀隻愛書”﹔亦有對學生諄諄的教導和告誡:“半截粉條猶愛惜,公家物件總宜珍。諸生不解余衷曲,反謂余為算細人”。這一首首簡單明了的小詩,既是他關懷和愛護學生的體現,也是他希冀學生能夠青出於藍、后來居上的願望。

(二)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徐特立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了南昌起義。1928年,徐特立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兩年后,他返回國內,進入蘇區,創辦列寧師范學校,開展掃盲教育。1934年,57歲的徐特立參加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裡長征,到達陝北后,負責陝北的教育工作。

全民族抗戰時期,為打敗日本帝國主義者,國共開展第二次合作,結成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1940年,徐特立以《送董老赴京》為題,寫了6首詩贈與即將赴重慶參加國民參政會議的董必武。詩中不僅有對董必武不顧皓首、鞠躬盡瘁的謳歌和贊美:“不擬霜同鬢,唯將國作家”,也有對遠在家鄉的親人的思念和牽挂:“妻老孤孫弱,長沙有我家。寄書長不達,傳說被搜查”,還有對國事的關切和憂慮,詩中寫道在“萬國王冠落”“吾華警烽火”的國際國內復雜嚴峻形勢之下,國共兩黨應“藺廉重好合,萁豆弗相煎”,改變此前對峙相持的局面,齊心協力,共御外侮。回顧華夏百年的屈辱和苦難,“國存在更生”“殷鑒即長城”,告誡世人應該汲取過去的經驗和教訓,不依靠外力,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強調“巢覆卵無幸,舟穿客悔遲”,國家前途和個人命運生死相依、休戚與共,有國才有家,無國不成家。全詩雖以送行為題,但字裡行間卻流露出徐特立憂國恤民、心存天下的深摯情思。

(三)

1945年,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徐特立當選為中央委員。1946年夏天,蔣介石違背“雙十協定”,公然挑起內戰。翌年初,國民黨准備進攻延安。徐特立遵照黨中央安排,提前撤離延安客居綏德。適值徐特立七十大壽,黨中央決定在延安為他舉行祝壽大會。徐特立為此寫了一首詩,題為《七十客綏,哀呂梁災民並自壽》。這首詩將國共各自統治區域內365体育的生活進行了對比,在國民黨統治的呂梁地區,“蔣閻肆虐政,災民遍呂梁。敗絮不蔽體,充飢惟秕糠。老弱轉溝壑,少壯半逃亡”,365体育生活飢寒交至,流離顛沛,苦不堪言。而在共產黨領導的陝甘寧邊區,“家家有余糧”,365体育安居樂業,甘之如飴,雖然呂梁和陝甘寧邊區隻有“黃河一水隔”,但卻似“地獄與天堂”般相差懸殊,甚至於共產黨用“法幣八萬萬,購棉又購糧”來“濟河東”。同時,徐特立提議這次祝壽:“瓜果代雞豚,清茶代酒漿。題字代壽聯,詞短意更長”,希望能夠打破常規,“不落舊窠臼”。徐特立的這首詩,在譴責國民黨蠹國害民和稱贊共產黨濟世安民的同時,也充分展現了他勤儉節約、艱苦朴素的高尚情操。

1949年,72歲的徐特立跟隨黨中央進入北平(北京),接手全國文化教育工作。雖步入古稀之年,但“老驥伏櫪,志在千裡”,他為自己制定了一個繼續學習工作20年的計劃,每天工作時長均在8小時以上。1968年11月28日,徐特立與世長辭,享年91歲。黨中央稱徐特立的一生是“光榮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偉大的一生”。

(責編:劉圓圓、代曉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