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戰略思維的光輝典范

——重讀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陸振興

2023年10月28日09:03    

1936年12月,毛澤東同志發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這部著作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証唯物論的認識論及戰略思維的認識方法,通過對中國革命戰爭歷史經驗的系統總結,深入研究中國革命戰爭全局性、長遠性和根本性的重大問題,提出了一系列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輝的科學論斷,為我們樹立了運用戰略思維研究問題、推動工作的光輝典范。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給戰略問題下了一個定義:“戰略問題是研究戰爭全局的規律的東西”,提出了“戰爭規律是發展的”這個著名論斷,強調要關注全局和戰略問題。

開篇伊始,毛澤東首先闡述“如何研究戰爭”﹔指出“我們不但要研究一般戰爭的規律,還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戰爭的規律,還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國革命戰爭的規律”﹔強調“戰爭規律是發展的”“一切戰爭指導規律,依照歷史的發展而發展,依照戰爭的發展而發展,一成不變的東西是沒有的”“我們研究在各個不同歷史階段、各個不同性質、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戰爭的指導規律,應該著眼其特點和著眼其發展,反對戰爭問題上的機械論”。

毛澤東指出:“隻要有戰爭,就有戰爭的全局。世界可以是戰爭的一全局,一國可以是戰爭的一全局,一個獨立的游擊區、一個大的獨立的作戰方面,也可以是戰爭的一全局。凡屬帶有要照顧各方面和各階段的性質的,都是戰爭的全局。”“研究帶全局性的戰爭指導規律,是戰略學的任務。研究帶局部性的戰爭指導規律,是戰役學和戰術學的任務。”

毛澤東強調:“任何一級的首長,應當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對於他所指揮的全局說來最重要最有決定意義的問題或動作上,而不應當放在其他的問題或動作上”“指揮全局的人,最要緊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擺在照顧戰爭的全局上面。”毛澤東指出,“要求戰役指揮員和戰術指揮員了解某種程度的戰略上的規律”,也是必要的。“因為懂得了全局性的東西,就更會使用局部性的東西,因為局部性的東西是隸屬於全局性的東西的”。

毛澤東指出:“學習戰爭全局的指導規律,是要用心去想一想才行的。”他根據中國革命戰爭實際,一連列舉了中國革命戰爭中必須高度關注和解決的39個戰略問題,這些問題涵蓋戰爭部署、指揮、保障和政治工作等各個方面。毛澤東強調,要用心想一想這些問題的區別和聯系,把它們“都提到較高的原則性上去解決。達到這個目的,就是研究戰略問題的任務”。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全面深入考察中國革命實際,作出了中國革命戰爭的特點“由此產生我們的戰略戰術”的著名論斷。

毛澤東指出,中國革命戰爭十年血戰史的經驗表明,“不了解中國革命戰爭的特點,就不能指導中國革命戰爭,就不能引導中國革命戰爭走上勝利的途徑”。他指出,中國革命戰爭有四個主要的特點,“這些特點,規定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指導路線及其許多戰略戰術的原則”。

第一個特點是“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國,而又經過了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這個特點,不但基本地規定了我們政治上的戰略和戰術,而且也基本地規定了我們軍事上的戰略和戰術”。

第二個特點是敵人的強大。毛澤東指出,紅軍的敵人國民黨,擁有相對穩定的全國性政權和強大的軍隊。中國紅軍處在這樣強大的敵人面前,這個特點,“使紅軍的作戰不能不和一般戰爭以及蘇聯內戰、北伐戰爭都有許多的不同”。

第三個特點是紅軍的弱小。這個特點與敵人的強大形成了“尖銳的對比”。毛澤東強調,“紅軍的戰略戰術,是在這種尖銳的對比上發生的”。

第四個特點是共產黨的領導和土地革命。毛澤東指出:“中國革命戰爭雖然是處在中國和資本主義世界的反動時期,然而是能夠勝利的,因為它有共產黨的領導和農民的援助。根據地雖小卻有很大的政治上的威力,屹然和龐大的國民黨政權相對立,軍事上給國民黨的進攻以很大的困難。”“紅軍雖小卻有強大的戰斗力,因為在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軍人員是從土地革命中產生,為著自己的利益而戰斗的,而且指揮員和戰斗員之間在政治上是一致的。”

在具體闡述中國革命戰爭的四個主要特點之后,毛澤東指出:“第一個特點和第四個特點,規定了中國紅軍的可能發展和可能戰勝其敵人。第二個特點和第三個特點,規定了中國紅軍的不可能很快發展和不可能很快戰勝其敵人,即是規定了戰爭的持久,而且如果弄得不好的話,還可能失敗。”

由此得出結論:“‘圍剿’和‘反圍剿’是中國內戰的主要形式。”他列舉了“正確地規定戰略方向,進攻時反對冒險主義,防御時反對保守主義,轉移時反對逃跑主義”等14項反“圍剿”斗爭必須堅持的指導路線及戰略戰術原則。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在第五章專門對“戰略防御”作深入詳盡的闡述,提出了一系列對中國革命戰爭有重大指導意義的戰略戰術。

毛澤東首先強調戰略防御的極端重要性。他指出,大革命失敗后,面對敵人的“圍剿”,面對敵強我弱的現實,“首先而且嚴重的問題,是如何保存力量,待機破敵。所以,戰略防御問題成為紅軍作戰中最復雜和最重要的問題。”

在“戰略退卻”一節中,毛澤東指出,戰略退卻,是劣勢軍隊處在優勢軍隊進攻面前而採取的一個有計劃的戰略步驟,目的是造成戰略反攻的有利條件,為轉入反攻作准備。他說,“左”傾軍事冒險主義者反對戰略退卻,主張“不喪失寸土”“不打爛壇壇罐罐”“御敵於國門之外”,這是小資產階級的革命狂熱和革命急性病的表現。他們的錯誤導致了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不願意喪失一部分土地,結果喪失了全部的土地”。

關於“戰略反攻”,毛澤東指出:“反攻是一個長過程,是防御戰的最精彩最活躍的階段,也就是防御戰的最后階段。所謂積極防御,主要地就是指的這種帶決戰性的戰略的反攻。”

在“反攻開始問題”一節中,他提出了反攻開始即打第一仗時不可忘記的三個原則:“必須打勝﹔必須照顧全戰役計劃﹔必須照顧下一戰略階段。”強調:“戰略指導者當其處在一個戰略階段時,應該計算到往后多數階段,至少也應計算到下一個階段。”“那種走一步看一步的指導方式,對於政治是不利的,對於戰爭也是不利的。”

在“集中兵力問題”一節中,毛澤東指出:“處於戰略上內線作戰的軍隊,特別是處於被‘圍剿’環境的紅軍,蒙受著許多的不利。但我們可以而且完全應該在戰役或戰斗上,把它改變過來。將敵軍對我軍的一個大‘圍剿’,改為我軍對敵軍的許多各別的小圍剿。將敵軍對我軍的戰略上的分進合擊,改為我軍對敵軍的戰役或戰斗上的分進合擊。將敵軍對我軍的戰略上的優勢,改為我軍對敵軍的戰役或戰斗上的優勢。將戰略上處於強者地位的敵軍,使之在戰役或戰斗上處於弱者的地位。同時將自己戰略上的弱者地位,使之改變為戰役上或戰斗上的強者的地位。”他強調,“‘以一當十,以十當百’,是戰略的說法,是對整個戰爭整個敵我對比而言的”“我們的戰略是‘以一當十’,我們的戰術是‘以十當一’,這是我們制勝敵人的根本法則之一”。

在“運動戰”一節中,毛澤東指出:“‘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這就是今天我們的運動戰的通俗的解釋。”“一切的‘走’都是為著‘打’,我們的一切戰略戰役方針都是建立在‘打’的一個基本點上。”

在“速決戰”一節中,毛澤東指出:“戰略的持久戰,戰役和戰斗的速決戰,這是一件事的兩方面,這是國內戰爭的兩個同時並重的原則,也可以適用於反對帝國主義的戰爭。”“因為反動勢力的雄厚,革命勢力是逐漸地生長的,這就規定了戰爭的持久性。”

在“殲滅戰”一節中,毛澤東指出:“‘拚消耗’的主張,對於中國紅軍來說是不適時宜的。”“擊潰戰,對於雄厚之敵不是基本上決定勝負的東西。殲滅戰,則對任何敵人都立即起了重大的影響。對於人,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對於敵,擊潰其十個師不如殲滅其一個師。”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提出,實施戰略行動,必須認清敵我雙方情況,找出指導戰爭的規律,解決主觀和客觀的矛盾﹔強調“重要的問題在於學習”。

毛澤東指出,經驗多的軍人實施一個戰略的行動,或一個戰役和戰斗的行動,“假使他是虛心學習的”,摸熟了敵我雙方的情況,“這樣的軍人指導戰爭或作戰,就比較地有把握,比較地能打勝仗”,這是他“找出了行動的規律,解決了主觀和客觀的矛盾的結果”。

毛澤東強調,要學習和掌握戰爭的指導規律。他說:“一切帶原則性的軍事規律,或軍事理論,都是前人或今人做的關於過去戰爭經驗的總結。這些過去的戰爭所留給我們的血的教訓,應該著重地學習它。這是一件事。然而還有一件事,即是從自己經驗中考証這些結論,吸收那些用得著的東西,拒絕那些用不著的東西,增加那些自己所特有的東西。這后一件事是十分重要的,不這樣做,我們就不能指導戰爭。”他指出:“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從戰爭學習戰爭——這是我們的主要方法。”他強調:“我們不許可任何一個紅軍指揮員變為亂撞亂碰的魯莽家﹔我們必須提倡每個紅軍指揮員變為勇敢而明智的英雄,不但有壓倒一切的勇氣,而且有駕馭整個戰爭變化發展的能力。指揮員在戰爭的大海中游泳,他們不使自己沉沒,而要使自己決定地有步驟地達到彼岸。指導戰爭的規律,就是戰爭的游泳術。”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著的《毛澤東傳》(1893—1949)評價:“《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是毛澤東軍事思想體系形成的重要標志。”這部著作的戰略思想,對指導中國革命戰爭走向勝利發揮了極其重大的作用。今天重讀這部著作,對我們增強戰略思維,做好強軍強國的各項工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來源:解放軍報)

(責編:彭曉玲、黃子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