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長征路上的中秋

2023年09月28日08:36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福建省長汀縣中復村“紅軍橋”,紅軍征兵處。

1934年秋,第五次反“圍剿”進入最艱難的階段。福建省長汀縣中復村的鬆毛嶺,是中央蘇區東大門的最后屏障。一旦被攻破,國民黨軍便可長驅直入,威脅中央蘇維埃政府所在地——瑞金。

9月23日正是中秋節,國民黨軍妄圖借過節發起突然襲擊,消滅紅軍。蘇區政府獲知消息后,將計就計,與鄉親們相約八月十四過中秋,八月十五迎敵。

9月23日早7時,國民黨軍向鬆毛嶺發動猛烈進攻,數小時內發射了幾千發炮彈,幾十架“黑寡婦”德制飛機輪番掃射、轟炸,碗口粗的鬆樹被攔腰炸斷……

面對數倍於己的敵軍,紅軍憑著步槍、機槍和手榴彈等輕武器,在長汀地方武裝部隊和蘇區群眾的配合下,鏖戰7天7夜,最終犧牲近萬人,為中央紅軍主力轉移贏得了寶貴時間。

這就是著名的鬆毛嶺保衛戰,紅軍長征前的最后一戰。1934年9月30日上午,中復村觀壽公祠前,紅軍召開大會動員群眾疏散。戰士們冒著蒙蒙細雨,在親人的注視下,踏上二萬五千裡長征路。如今,居住在鬆毛嶺附近的人們依然延續著“八月十四過中秋”的習俗。

1935年9月12日也是一個中秋節,中央紅軍穿過一望無際的草地,抵達甘南藏區。前路是北上還是南下,此時尚無定論﹔天氣漸寒、食物短缺,更讓這支隊伍疲憊不堪。於是,圓月依舊,團圓佳節,離家已久的戰士們卻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遺忘。

時任紅一軍團直屬隊總支書記的蕭鋒在日記中寫道:

“晨出發,經巴拉奠、岸哇、納高到阿夏鄉宿營,行程八十裡。這一帶青稞麥長得較好,籌糧比較方便。三軍團還在我們后面,要發揚友愛互助精神,籌的糧食,除一部分自己吃外,其余留給三軍團用。”

蕭鋒的日記中沒有關於中秋節的隻言片語。

時任紅九軍團供給部部長的趙镕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的內容:

“今天是中秋節,晚上月色皎潔,但部隊駐扎在藏族地區吃飯都困難,更無賞月之談,似乎大家都已忘了這個傳統節日。”

這個中秋節,沒有人刻意提起,但是大家都在想辦法解決各種問題。

趙镕在日記中寫道:

“今日天朗氣清,終日無雲,但白露已過,秋風徐徐吹來,使人感到涼意。我動員縫紉班加快工作進度,把各單位送來的羊皮,盡快做成背心,同時還發動各科、運輸隊和監護連的同志一齊動手,撕羊毛,攆毛線,加緊織成背心。”

籌糧工作也一直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蕭鋒在1935年8月31日的日記中透露了這樣一個細節:“籌糧時,要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群眾不在時一定要打借條。”

1936年9月30日,中秋節,距紅軍三路主力會師不到一個月。長征即將勝利,中秋節也多了幾許溫馨。

已到達陝北的紅軍干部童小鵬在日記中記錄了一次中秋聚餐:

“紅軍大學這天會餐,這次會餐吃了八九個菜,最后還有兩個梨子。今天參加這會餐真是像出嫁了的女郎回娘家過節一樣,記得從前在家裡時,今天正是去接姐姐回來過節的時候。”

那晚,周恩來夫人鄧穎超為戰士們送來月餅,童小鵬分到了一塊。他興奮地說:“好久沒有吃過的餅子,今天吃一個覺得很有味道,她這樣的好意更值得多謝。”

這個中秋,工人們收到了過節費。1936年7月,紅二方面軍穿過草地,9月下旬到達甘肅成縣,隨即組織人手做衣服,軍民干勁兒十足,勝利越來越近了。9月30日中秋節這天,紅二方面軍洋溢著別樣的節日氣氛。趙镕在日記中寫道:“今天是中秋節,縫衣工人要求預支工資。現已讓劉科長將截至今天的工資,外加三天的中秋慰勞費一律發清。工人們都說紅軍做事公平合理,不像國民黨軍隊對工人一再克扣,使工人難以養家糊口,現紅軍不僅體貼他們的勞動,還增發慰勞費,使他們很感動。”

1936年9月30日,紅二方面軍第六軍團政治部主任張子意的日記隻寫了三行:

“給各擴紅突擊隊關於最后突擊周的一封指示信。

寫信給各突擊隊長。

今日病愈而頭甚痛。”

所謂“擴紅”即擴大紅軍,這年10月1日至7日是他們規劃的“最后擴紅突擊周”。同一天,彭德懷給北進中的紅四方面軍發去了一封電報。電報的內容是紅一方面軍為迎接紅四方面軍北上所進行的部署,提到第二師附騎兵第二團為左縱隊,七十三師為右縱隊,而主力在郭城驛替四方面軍征集糧食,騎兵向蘭州方向游擊。

兵力、糧食、被服……一切的部署,一切的准備,都在宣告,紅軍三大主力的“大團圓”即將來臨。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和將台堡地區會師,長征勝利結束。

 (摘編自學習強國官網 張智萍/文)

(責編:代曉靈、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