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鄧小平談批評:方法要講究,分寸要適當

2023年08月27日08:50    

正確掌握和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既需要嚴肅認真、理直氣壯地進行思想斗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也需要講究科學的方式方法,甚至要增強藝術性。鄧小平一再提醒,“批評的方法要講究,分寸要適當”,實現批評的嚴肅性、戰斗性和科學性的有機統一。

要和風細雨、與人為善

批評的態度是否是善意、真誠的,至關重要。為什麼有些同志會樂意接受批評,而有些同志明知不對也不願意接受批評呢?這同批評者的態度是不無關系的。

鄧小平強調,開展批評時,必須抱著和風細雨、與人為善、以誠相見的態度,因勢利導,循循善誘,以理服人,絕不能採取冷嘲熱諷、粗暴生硬的態度,也不能咄咄逼人,急於求成。在批評態度上,不能單純地認為態度愈嚴肅愈好,用詞愈尖銳愈好。隻有善意的批評,才會達到雙向的情感交流,同時為被批評者心悅誠服地接受批評掃除思想障礙,這就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道理。鄧小平還強調,堅持對思想性質的問題用教育和疏導的方法去解決,把握好“度”。他說:“堅持憲法和法律所保障的各項自由,堅持對思想上不正確傾向以說服教育,不搞任何運動和‘大批判’。”

提倡當面批評

“有話要放到桌面上來講”,是黨內同志式關系的正常體現,不僅體現一種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坦蕩胸懷,而且體現一種浩然正氣、光明磊落的政治品質。

鄧小平一貫強調黨內批評和自我批評要公開、直接。他說:“有了黨內民主和批評與自我批評,有問題就不是在下面亂講,而是擺到桌面上來。”有話放到桌面上,就是要有把批評、表揚抑或肯定、否定等都擺到桌面上來的正氣,真正做到開誠布公、坦誠相見、言行一致、表裡如一,而不是說假話、說空話、說套話,也不是遮遮掩掩,當面不說、背后瞎議論,人前充當“老好人”,人后變成“兩面派”。在黨的政治生活中採取這種方式發表意見,經過集思廣益,達成共識,而使那些企圖在黨內拉幫結派、結黨營私、搞團團伙伙的兩面派無法施展其伎倆。黨中央把共產黨員“對人對事要開誠布公,有什麼意見,有什麼批評,擺在桌面上。不要會上不說,會下亂說﹔不要當面一套,背后一套﹔不要口是心非,陽奉陰違”寫進了《關於黨內生活的若干准則》,為正確處理黨內矛盾提供了准繩。

與黨內組織生活制度建設結合

鄧小平精辟地論述道:“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黨和國家的民主生活需要有相應的法規、制度作保障。因此,開展黨內批評應該從制度方法這個根本上,借此把政策、制度、規定和措施完備起來。

鄧小平反復強調,要通過建立、健全一整套黨內組織生活制度把批評和自我批評納入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1962年2月6日,鄧小平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們還有一個傳統,就是有一套健全的黨的生活制度。”他還說:“人人要過支部生活。我想,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就是把領導人的主要的小組生活,放到黨委會去,或者放到書記處去,或者放到常委會去。在黨委會裡面,應該有那麼一段時間交交心,真正造成一個好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空氣。”

在鄧小平的領導下,中共中央逐步建立健全黨內政治生活制度和監督制度,黨內組織生活和民主生活逐步走向正常化、制度化。例如,《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明確要求:各級黨委或常委都應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扎實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又如,1981年8月,中組部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健全縣以上領導干部生活會制度的通知》第一次以黨內文件的形式將民主生活會的時間、范圍、內容、意義、目標等制度納入領導干部的政治生活和組織生活。

領導干部率先垂范是關鍵

領導干部帶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敞開黨內批評的大門。鄧小平說:“黨內不論什麼人,不論職務高低,都要能接受批評和進行自我批評。”領導干部既是組織者,又是參與者,既要當指揮員,更要當戰斗員,對其他黨員具有示范、引導和帶動作用。“馬克思主義者應當站出來講話。思想戰線的共產黨員,特別是這方面擔負領導責任的和有影響的共產黨員,必須站在斗爭的前列。”

首先,對一些重大是非問題,領導干部要敢抓敢管,立足黨內團結善於領導開展批評。在這方面,鄧小平率先垂范,身體力行。例如,鄧小平以一個馬克思主義者的睿智和魄力批評“兩個凡是”的錯誤觀點,隨后又支持了“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的大討論,引導全黨和全國365体育沖破“左”傾教條主義的束縛。其次,領導干部要帶頭克服面子觀念,自覺地進行誠懇而公開的自我批評,要用平等的態度待人,對於批評和建議應虛心聽取,做到“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鄧小平是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典范。1986年9月,鄧小平在接受美國記者邁克·華萊士採訪時說:“‘文化大革命’前,我們也有一些過失,比如‘大躍進’這個事情,當然我不是主要的提倡者,但我沒有反對過,說明我在這個錯誤中有份。”

禁止壓制批評的行為

黨內政治生活既需要來自上級的批評監督,也需要自下而上的批評監督。鄧小平指出:“鼓勵和支持由下而上的批評,禁止壓制批評的行為,對於發展批評有決定的意義。”

黨內批評最難形成自覺行動和良好氣氛的,就是自下而上地對領導干部進行經常性的監督和批評。黨內對於來自下面批評的問題在於:一是有些黨員干部對開展自下而上的批評抱有疑慮,一聽到批評的意見,就暴跳如雷,反唇相譏,當場給批評者難堪,有的甚至對批評者要挾報復﹔二是有些黨員干部對來自下面的批評無動於衷,你批你的,我做我的。這兩種傾向都是需要防范的。

一方面,要形成引導、促進“普通黨員敢於批評,領導干部樂於接受批評”的濃厚氛圍。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應主動深入基層,增強群眾工作能力,提高聽取群眾意見的自覺性。對待來自群眾的批評要採取熱忱歡迎的態度,並迅速採取必要的措施,使得自下而上的批評真正有效果,還要努力營造黨內民主生活氣氛,尊重和保障黨員的主體地位和批評權利,讓他們有充分機會提出建議和要求。另一方面,必須與壓制批評的現象作堅決的斗爭。針對黨內存在利用職權壓制批評的不正之風和不良傾向,鄧小平尖銳地指出:“黨員對黨,對工作,對問題,對領導人,都有權按組織原則,在黨的范圍內,提出批評和意見,並且有權保留自己的意見。”用任何形式壓制民主、公開阻止和破壞自下而上的批評的行為,都是黨的紀律所不能容忍的,都要堅決與之斗爭。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責編:唐宋、陳羽)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