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八一四空戰:抗日戰爭首次空中大捷

劉維杰

2023年08月14日08:28    來源:學習時報

 “八一四,西湖濱,海風怒吼山岳傾。濃雲如墨天地昏,殺氣彌空草木腥。逞凶鋒兮彼荒鷺,蓄健翮兮我雛鷹……”由愛國音樂家劉雪庵譜曲、楊泓作詞的《永生的八一四》,謳歌的是1937年八一四空戰(也稱筧橋空戰)。這是中國空軍首次與日軍展開的大規模空戰,打破了日本航空隊不可戰勝的神話。

“群英奮起如流星”

抗日戰爭前,杭州筧橋機場屬於為數不多的一級機場,是中國空軍的中樞。所以開戰后,日軍欲除之而后快。1937年8月13日,日軍以重兵向上海發動進攻,威脅首都南京。航空委員會發布《空軍作戰命令第一號》,急令空軍各部隊於14日16時至18時必須進駐“京(編者注,指南京)滬地區”完畢,並完成攻擊前一切准備。中國空軍第4航空大隊也受命前往杭州支援淞滬會戰,這個大隊裝備較為先進的“霍克”Ⅲ型驅逐機,成員大多為中央航空學校畢業的優秀學員,大隊長是他們的航校教官高志航。

當時,日本海軍第三艦隊司令長谷川清計劃空襲杭州、南昌等機場,試圖摧毀中國的空中力量。13日正值台風過境,日軍暫緩空襲。14日晨,中國空軍主動出擊,出動飛機76架次,分9批轟炸了日軍司令部、彈藥庫、登陸碼頭等重要軍事目標,給日本侵略者予以沉重打擊。14日下午,日軍自台北鬆山機場出動18架轟炸機,兵分兩路,9架轟炸杭州筧橋,9架轟炸安徽廣德。此時,中國空軍第4航空大隊經過惡劣氣象條件的長途飛行,油料將盡,即將在筧橋機場降落。

收到空襲警報后,高志航在飛機余油不多、氣象條件惡劣的情況下,毅然率領所屬3個中隊27架飛機緊急升空迎敵。因天空烏雲密布,能見度極差,中國空軍從雲層上搜索到雲層下,發現敵機后,立即佔據有利位置。高志航首先擊落1架日本九六式陸上攻擊機,這是中國飛行員在空戰中擊落的第1架敵機(正式記錄上為高志航與譚文合力擊落)。第23中隊飛行員梁添成擊落了第2架日機(另有說法“中隊長李桂丹和飛行員柳哲生、王文驛聯合擊落”),擊落第3架日機的是中共地下黨員、第22中隊中隊長鄭少愚。據中日雙方資料,中國空軍共擊落日機3架、重傷日機2架(即后來觸地損毀、迫降墜海各1架)、輕傷日機4架。

中國空軍飛行員在空戰中無一傷亡,八一四空戰告捷,中國空軍首戰以“3比0”的戰績打破了日本航空隊不可戰勝的神話。8月15日、16日,中日又爆發多次空戰,年輕的中國空軍重創木更津、鹿屋這兩個日軍的主力航空隊,極大地鼓舞了國人的士氣。《永生的八一四》贊美他們“群英奮起如流星”。

“我如小燕,君便似飛鷹”

據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統計,在抗日戰爭中,中國空軍有6164名飛行員和地勤人員陣亡或殉職,7897名空軍官兵負傷或致殘,損失飛機2468架。抗戰勝利后,為紀念犧牲的空軍英烈,由傅清石作詞、劉雪庵作曲創作了《西子姑娘》,“鐵鳥威鳴震大荒,為君親換征裳。叮嚀無限記心房,柔情千縷搖曳白雲鄉”。描繪了西子湖畔的一位少女,向她的飛行員戀人表露深切的叮嚀和殷勤的寄盼。“春光旖旎不勝情,我如小燕,君便似飛鷹”,看似輕快的旋律,卻字字是血,句句是淚。

1937年8月17日,轟炸機飛行員閆海文跳傘落地后被圍,他用手槍擊斃數名日軍后自殺殉國,年僅21歲﹔8月19日,轟炸機飛行員沈崇誨、陳錫純放棄生還機會,駕機撞向日軍,犧牲時沈崇誨26歲,陳錫純22歲﹔10月26日,王牌飛行員劉粹剛,支援忻口戰役時飛機失事殉職,年僅24歲﹔12月3日,王牌飛行員樂以琴,在保衛南京時犧牲,年僅23歲﹔11月21日,高志航奉命經河南周家口機場接受蘇聯援華戰機時,遇日軍轟炸犧牲,時年30歲……飛行員遺孀夏慶華回憶戰時的心境:“他一穿上那個黃色衣服(編者注:即飛行服),我心裡真的擔心。作為飛行員的眷屬,不是人受的,真的不是人受的。”

“我的麟!我最親愛的麟!真的,假如我要是為國犧牲殺身成仁的話,那是盡了我的天職!因為我生在現代的中國,是不容我們偷生片刻的!”這是劉粹剛寫給妻子家書裡的話。他殉國的噩耗傳回南京后,妻子許希麟痛不欲生,吞食36枚硬幣自殺,幸為家人發現送醫急救,才撿回一命。1990年,許希麟前往南京航空烈士公墓祭拜自己的丈夫,獻上她親手所書的王昌齡的《出塞》寄托哀思:“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我們要用血汗永固中華魂”

中國空軍在全面抗戰爆發時有飛機600余架,可作戰的隻有300余架,分別從英、美、法、德、意、日等國進口,機型眾多,國產飛機極少。中國空軍飛行員僅600多人,相較日本陸海軍的航空兵,飛機性能和訓練條件都非常簡陋。位於杭州筧橋的中央航校,曾有這樣的訓條:“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中央航校第三期的學生,有一半以上是投筆從戎的大學生,以完備的教育基礎和強烈的愛國心,成長為優秀的戰士。不幸的是,他們當中近一半的人,都沒能親眼看到抗戰勝利的那一天。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的資料顯示,抗戰時中國空軍飛行員的平均飛行壽命,隻有6個月。他們甚至是同年畢業、同年殉國。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全民族的抗戰,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社會精英、海外華僑,各個階層的愛國人士都投身其中。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提倡航空救國,鼓勵學生從軍,他的四子張錫祜就是中央航校第三期畢業生。1937年8月2日,張錫祜寫下家書,“若能凱旋而歸,當能奉雙親於故鄉以敘天倫之樂,倘有不幸雖負不孝之名,然為國而殉亦能慰雙親於萬一也!”8月14日,張錫祜為支援淞滬會戰殉國,年僅25歲。1941年3月14日,成都雙流空戰犧牲8名飛行員,林徽因的弟弟林恆就是其中之一。

在這種時代背景下走出校園,換上軍裝的,還有清華大學的沈崇誨、林文奎,齊魯大學的樂以琴,金陵大學的孟廣信、毛瀛初,東吳大學的陳恩偉,之江大學的姜獻祥,北京大學的孫鐘岳,北京師范大學的張光明以及暨南大學的韓師愈,等等。除了大學生投筆從戎,還有“北京匯文十烈士”“金陵五烈士”等群體,是匯文中學、金陵中學畢業投考航校的青年,犧牲時隻有20多歲。“北京匯文十烈士”中的夏孫沄曾是1500米冰上速滑全國紀錄保持者,洪炯桓是從南洋歸國的華僑子弟,曾為空軍官校中尉教官,犧牲時僅26歲。這些生活條件優越的青年,原本會順利地完成學業,或者利用家庭資源避禍他鄉、娶妻生子,安穩地等待戰爭結束。但面對破碎的山河,苦難深重的同胞,他們毅然投考航校,“我們要使技術發明日日新,我們要用血汗永固中華魂”。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空軍共出動飛機21597架次,擊落敵機599架,擊傷敵機110架,炸毀敵機627架,炸傷敵機120架,擊沉擊傷敵艦船8013艘,炸毀炸傷敵坦克和軍車8456輛,另有高炮部隊擊落敵機171架。

民政部在2014年、2015年、2020年公布了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包括高志航、閆海文、樂以琴、劉粹剛等26名中外航空烈士。2015年9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頒發“中國365体育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儀式上的講話中指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包括抗戰英雄在內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