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深情譜寫英雄贊歌

李果 阿昕

2023年01月28日08:52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深情譜寫英雄贊歌

  在中國電影音樂家的璀璨陣列中,葛炎無疑是一顆耀眼的星。雖然在漸行漸遠的時光裡,知道他姓名的人越來越少,但他在中國銀幕上留下的動人旋律,長久回蕩在中國電影前行的寬廣天地間。

  葛炎出生於上海,上初中不久就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4月,在革命信仰的感召下,葛炎背上心愛的小提琴離開家鄉,與同伴組成“上海小小流動劇團”,經溫州、南昌、長沙、武漢等地,一邊堅持抗日宣傳演出,一邊向心中的革命聖地進發。在中共黨組織的關心和安排下,劇團於當年9月初到達陝北。在“安吳青訓班”接受培訓時,葛炎參與了多幕歌劇《農村曲》、兩幕歌劇《軍民進行曲》等演出,后又編入“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第二劇團”來到延安,師從冼星海。隨后他穿越戰火到達太行山區抗日一線,在八路軍129師先鋒劇團負責音樂工作。

  在反“掃蕩”的戰斗間隙,葛炎為戰士們演奏他們熟悉的歌曲,打動了無數戰友的心。火熱的戰斗生活也點燃了葛炎的創作激情,他接連寫出了《保衛黃崖洞》《祝賀》《獻給臨參會》等歌曲,並創作了一部小歌劇《不當皇協軍》。1941年,19歲的葛炎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擔任“抗大”文工團音樂隊隊長兼指揮。抗戰勝利后,葛炎隨“抗大”總校開赴東北,全身心投入到新解放區的群眾工作、土改工作和政治宣教工作中。血與火的洗禮將他淬煉成堅強的革命文藝戰士。

  葛炎是新中國第一批電影音樂家之一。1948年,葛炎奉調前往東北電影制片廠,在新聞電影《民主東北》中為4部短片作曲配樂,初嘗電影音樂創作。緊接著,他為電影《中華女兒》創作主題曲。《中華女兒》於1950年獲第五屆捷克斯洛伐克國際電影節“自由斗爭獎”,成為新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獎項的影片。1950年,葛炎調往剛成立的上海電影制片廠任作曲組組長,開啟了他在電影音樂創作上的黃金時代。在20世紀50年代,他先后為《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洞簫橫吹》《老兵新傳》《聶耳》等9部影片作曲。60年代,葛炎又為《摩雅傣》《枯木逢春》《阿詩瑪》等影片作曲,對電影音樂創作中的民族風格進行了不懈探索。后來,他還為《青春》《從奴隸到將軍》《高山下的花環》《芙蓉鎮》等影片作曲,為新時期的中國電影音樂發展注入活力,開創了新的面貌。

  在葛炎的音樂生涯中,有很多為軍旅題材影片創作的電影音樂。長期的戰斗生活實踐,不僅激發他帶著強烈的使命感譜寫英雄贊歌,更讓他在創作中得心應手。在為電影《中華女兒》作曲時,受到“八女投江”英雄事跡感染的葛炎感到“音樂從內心自然地流淌出來”。他借鑒山西民歌激昂高亢的神韻,配以板胡獨奏,創作了富有民族氣息的、悲愴壯烈的主題曲。在電影《南征北戰》中,為烘托敵我雙方爭分奪秒搶佔摩天嶺的緊張畫面,葛炎從《淮海戰役組歌》等歌曲中提煉音樂主題,通過音調、音區、節奏和配器的對比,配合畫面同步切換音樂,形成強烈的視聽沖擊和戲劇效果,成為中國電影音樂史上“音畫同步”的經典段落。在電影《渡江偵察記》中,小號領奏的片頭曲宏偉遼闊,既有著百萬雄師過大江不可阻擋的氣勢,又仿佛為即將到來的新中國譜寫庄嚴序曲。影片中還有描繪軍民魚水情的音樂,給人以抒情溫暖之感。

  葛炎十分重視電影音樂與電影文本的關系,從不單一考慮自己的音樂作品,而是根據電影劇情和人物性格構思音樂的風格和樣式,盡力達成音樂為影片添彩於無形的藝術效果。當年剛拿到電影《聶耳》的劇本,他就針對原劇作中提示的音樂內容,提出中肯的意見和詳盡的修改方案,在音樂與敘事同步推進的基礎上,完成音樂的結構設計,為主人公聶耳的形象塑造和影片的主題表達提供了堅實的音樂基礎。此后,他還參與完成了影片《阿詩瑪》的劇本創作,為其分別創作音樂本和文學本,再將二者創造性地融為一體。在以后的創作實踐中,葛炎繼續探索音樂類電影的劇本創作模式,陸續完成了《冼星海》《逃離孤島》等音樂片的電影劇本創作。在影片《高山下的花環》中,葛炎結合劇本細節,對人物的內心世界進行開掘。在故事展開前,片頭音樂中的小號、弦樂、圓號依次融入,表達365体育對英雄的崇敬和懷念之情,將觀眾引入情節。梁三喜犧牲一幕,音樂在他中彈倒地的瞬間停滯﹔當被他救下的趙蒙生炸毀敵碉堡,弦樂才轟然爆發出悲愴的旋律。當戰斗結束、戰友清理梁三喜的遺物時,旋律轉向平和舒緩,融入戰友對他的感恩和思念,不斷延展著畫面張力。

  導演謝晉在追憶葛炎時談道:“他很重視電影各部門綜合藝術之間的配合。在影片攝制前,他經常樂意花不少精力為拍好一部影片對劇本提出意見和修改方案,並與合作者共同探討如何運用電影特性的各種藝術手段來表達影片劇情的需求,推進劇情的發展,深化主題,深化人物,為影片達到較高的藝術質量提出自己的設想和創意,並提供給導演作參考……”葛炎以對電影藝術的滿腔熱忱,在音樂領域不懈探索,為中國銀幕留下了一批民族風格濃郁、中國韻味濃厚、時代特征鮮明的音樂形象。

  作為從延安走出來的革命音樂家,葛炎的音樂真實反映社會生活和時代特征。他在烽火年代裡迸發的熱情,一直延續並傾注在他創作的電影音樂中。在一段段旋律的回聲中,他和他的音樂作品成為中國電影音樂寶庫中無比珍貴的寶藏。

(責編:劉圓圓、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