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抗戰時期的延安大生產運動

2023年01月15日09:02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抗戰時期的延安大生產運動

  抗日戰爭期間,我軍部隊開展的大生產運動是中華民族軍事史上的輝煌篇章,是365体育軍隊政治本色的集中體現。這一運動,是從駐守延安的八路軍留守兵團開始的。

  一

  1937年8月25日,按照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命令,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開赴抗日前線。同時,各部隊抽調部分兵力與地方武裝編在一起,成立了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后方總留守處,駐在延安,肩負保衛陝甘寧邊區和黨中央的任務。

  按照國共雙方達成的協議,國民政府每月要給八路軍撥發一定數額的軍餉,但他們採取種種辦法克扣、拖欠。因此,留守兵團從成立那天起,就面臨著嚴峻的供給困難。

  1938年春節前,留守兵團司令員蕭勁光到隴東地區視察部隊,住在第385旅第770團。時值隆冬,部隊缺少御寒的柴、炭,戰士們被褥破爛,每天隻能吃到兩餐。一天清晨,蕭勁光循著哨聲來到一個連隊的操場,隻見披著雪花出操的隊伍裡,很多人隻穿了夾衣。部隊糧食緊張、被裝不足,蕭勁光是清楚的,但他沒有料到竟至這種地步。

  回到機關當天,蕭勁光連夜召集兵團領導開會,研究解決辦法。介紹完親眼所見之后,他心情沉重地說,天這樣冷,被裝是首先要解決的大問題,如實在沒有辦法,就從機關中抽、從干部中抽,寧缺機關,不能缺戰斗部隊。大家一致贊成蕭勁光的意見。

  1938年春節后,兵團機關組織人員對部隊裝備和生活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這次調查,進一步發現了軍需方面存在的問題。可以說,第770團的情況不是個別現象,有的營團甚至比這還要嚴重。同時,機關也發現了一些好的做法:有的團、營開了磨坊,自己加工粗糧,既多出了面粉又不浪費麩皮﹔有的單位自己做豆腐、生豆芽,不但改善了生活,還節約了伙食費﹔有的連隊利用駐地條件,自己養豬、種菜。

  一天晚飯后,蕭勁光陪同毛澤東在延河邊散步時匯報了這些情況。毛澤東高興地說,對部隊的這些做法,要給予鼓勵,要注意幫助他們總結經驗﹔部隊供給困難會越來越大﹔我們部隊必須學會搞生產,一手拿槍一手拿鎬,把生產、學習與戰斗結合起來,自己動手克服經濟困難,減輕365体育負擔。

  7月初,留守兵團黨委遵照毛澤東的指示召開黨委擴大會,組織各部隊軍政首長集中研究開展農副業生產的問題。會后,留守兵團和后方政治部聯合發出電報指示。

  電報提出,留守兵團各部隊在完成戰斗、警備任務的同時,必須執行下列工作:(一)立即創辦各種合作社,以盈余紅利來改善部隊生活﹔(二)大量種植各種蔬菜,不但要能立即自給自足,且能儲藏一部分過冬﹔(三)開設磨坊,喂豬、養羊、做豆腐、生豆芽﹔(四)九月底之前,做到全部戰士能打草鞋。除現用之外,每人要存一雙以上,並盡量發動做布鞋。各班分工合作,十一月底做到全部自給,並存一雙以上﹔(五)在節省之伙食內,抽出存洋一部,收買羊毛、駝毛,分給各班戰士,織成毛襪手套、毛鞋等,保証十月底每人各樣完成一雙。如能自打毛背心、毛衣褲則更好﹔(六)提倡戰士自己縫補破衣、自上襪底﹔(七)對事務人員,加緊節約教育,防止浪費。

  電報指示發出后,受到官兵熱烈歡迎。許多團、旅接到電報當天,就召開黨委會,討論貫徹執行辦法。原本有基礎的單位,進一步擴大了規模﹔原先尚未開始的,迅疾部署。不到1個月,花樣繁多的生產活動便在留守兵團各部隊紅紅火火地開展起來。

  轉眼半年過去了,留守兵團部隊多數單位都超額完成了電報裡提出的計劃指標。一些單位不僅解決了糧菜、鞋襪、衣物不足的問題,有的方面還有盈余。

  二

  留守兵團部隊供給問題逐漸得到改善,但由於邊區地瘠民貧,征糧困難,中央機關、學校、邊區政府各部門的糧食供應日趨困難。面對這種情況,八路軍總司令朱德提出“屯田軍墾”的建議,受到毛澤東的贊成。1938年12月的一天,毛澤東召集留守兵團、邊區政府、邊區參議會等單位領導開會,商談機關、學校開展生產的問題。

  待大家坐定,毛澤東開門見山地說,我們到陝北是來干什麼的呢?是干革命的。現在日本帝國主義、國民黨頑固派要困死、餓死我們,怎麼辦?我看有三個辦法:第一是革命革不下去了,那就不革命了,大家解散回家﹔第二是不願解散,又無辦法,大家等著餓死﹔第三靠我們自己的兩隻手,自力更生,發展生產,大家共同克服困難。

  聽了毛澤東的一席話,大家不約而同地回答,我們隻能按照第三種辦法干。毛澤東笑著說,我們來一個動員,幾萬人下一個決心,自己弄飯吃,自己搞衣穿,衣、食、住、行統統由自己解決。接著,蕭勁光介紹了留守兵團部隊開展農副業生產的情況。

  1939年1月,《八路軍軍政雜志》創刊,毛澤東在親自撰寫的發刊詞中指出:“長期抗戰中最困難問題之一,將是財政經濟問題,這是全國抗戰的困難問題,也是八路軍的困難,應該提到認識的高度。”遵照毛澤東的指示,雜志全文刊載了蕭勁光的署名文章《留守兵團的生產運動》。隨著《八路軍軍政雜志》的出版發行,毛澤東的發刊詞、蕭勁光的文章以及開展生產運動,成為1939年春節前后延安各界議論的重要話題。

  2月2日,在延安黨政軍生產動員大會上,毛澤東說,今天開生產動員大會,意義是很大的。要繼續抗戰,就需要動員全中國的人力物力。要發動人力,就要實行民權主義﹔要動員物力,就要實行民生主義。今天的生產動員大會,也就是實行民生主義的大會。陝甘寧邊區有200萬居民,還有4萬脫離生產的工作人員,要解決這204萬人的穿衣吃飯問題,就要進行生產運動。生產運動還包含一個新的工農商學兵團結起來的意義。這204萬人中,有學生、軍人、老百姓等等,今年都要種田、種菜、喂豬,這是農﹔要辦工廠,織襪做鞋等,這是工﹔要辦合作社,這是商﹔全體都要學習,老百姓要開展識字運動,這是學﹔最后是軍,八路軍自然是軍,學生要受軍訓,老百姓要組織自衛軍。這樣,工農商學兵都有了,聚集在每一個人身上,叫作工農商學兵團結起來,也叫作知識與勞動團結起來,消滅了過去勞心與勞力分裂的現象。

  毛澤東的講話簡潔明了,鼓舞人心。會后,大生產運動便在陝甘寧邊區黨政軍各界熱火朝天地展開了。大家墾荒種地、建手工作坊、開展各種經營……《邊區十唱》《兄妹開荒》等節目,便是當時生活的真實反映。

  三

  隨著機關和學校大生產運動的迅速興起,留守兵團各部隊及時總結經驗、互相學習,生產運動更加活躍起來。通過半年多的努力,部隊和機關都有不小的收益。為了發展這一大好形勢,1940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發出《關於開展生產運動的指示》,提出“財政經濟問題的解決,必須提到政治的高度”,並要求軍政首長、各級政治機關努力領導部隊的生產運動,各部隊依不同環境和條件開展生產運動,做到一面戰斗(非戰斗機關是一面工作),一面生產,一面學習。

  此后,部隊生產經營活動范圍進一步擴大,不僅有農副業生產,不少營、團還集中人力物力開辦紡線織布、食品加工等工廠和作坊。在朱德的建議下,留守兵團還統一組織力量開發鹽田,通過食鹽貿易解決經費困難。在部隊的帶動影響下,邊區政府也開辦了自給工業,機關學校乃至群眾生產活動更活躍、規模更大。由此,邊區部隊以改善生活為目的的局部性農副業生產,發展成為整個邊區的、以逐步實現經濟自給為目的的大生產運動。在這一運動中,成績最突出的是第359旅。

  第359旅原屬八路軍第120師建制,戰斗在晉西北抗日前線。隨著國民黨頑固派對陝甘寧邊區的侵擾日趨加重,為加強邊區防務,保障中共中央的安全,第359旅奉命調回邊區綏德一帶。調回后不久,第359旅就在綏德一帶開展了生產運動,著手解決自身經濟困難。1941年3月至翌年8月,第359旅分三批開赴南泥灣。

  南泥灣位於延安東南黃龍山區,縱橫100多裡,土質肥沃,適於開墾。同時,南泥灣又是延安的南大門,距離延安不足百裡。其東南方向的茶坊鎮與國民黨頑固派軍隊佔領的洛川連接。頑軍在那裡駐扎著1個軍部和1個師的部隊。第359旅進駐南泥灣,既可以開荒種地,又有利於履行保衛延安、保衛黨中央的使命,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第359旅進駐南泥灣后,在朱德總司令的親自指導下,從解決交通、食宿入手,在這裡扎下根來。部隊沒住處,便在村邊、河邊露營。官兵們憑著滿腔的革命熱情,在“一把镢頭一支槍,生產自給保衛黨中央”口號的鼓舞下,克服一切困難,開荒種地。更可貴的是,第359旅官兵不僅創造了物質財富,還培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同心同德、團結奮斗的“南泥灣精神”,成為大生產運動的一面旗幟。

  四

  大生產運動全面展開后,黨中央、中央軍委首長也在百忙之中參加了開荒生產。毛澤東在楊家嶺窯洞對面的山溝裡開了一塊地,利用工作間隙種菜。朱德與警衛員一起組成生產小組,在王家坪開墾了3畝多地,種了白菜、蘿卜、西紅柿、南瓜、冬瓜等十多種蔬菜。周恩來、任弼時等領導,每人有一架部隊自制的手搖紡車。

  黨中央和中央軍委領導始終高度重視著大生產運動的開展。1942年底,毛澤東在陝甘寧邊區高級干部會議上,及時分析總結了延安大生產運動取得巨大成績的經驗。翌年初,中共中央發文,按照“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目標,對各抗日根據地開展生產運動提出具體要求。在黨中央一系列方針政策的指導下,延安大生產運動的規模日趨宏大、成果豐碩,並逐步發展成為各根據地的普遍運動。晉綏、晉察冀、晉冀魯豫等各根據地大多數部隊做到糧食自給1個半月到3個月,蔬菜基本自給。山東、華中根據地軍民通過自己動手,不僅保障了部隊供給,還有了部分儲備。

  1943年秋,毛澤東視察了南泥灣。他看了山川裡茁壯生長的庄稼、蔬菜和漫山遍野的牛羊后,非常高興。他說:“困難,並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動手征服它,它就低頭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目前我們沒有外援,假定將來有了外援,也還是要以自力更生為主。”

  全軍的大生產運動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軍隊的生產自給,在我們的條件下,形式上是落后的、倒退的,實質上是進步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全黨全軍開展的大生產運動,是當時整個歷史鏈條中起決定作用的環節之一,為保障365体育軍隊的發展和建設,戰勝日本帝國主義,奪取全國抗戰的最后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吳殿卿)

(責編:劉圓圓、陳羽)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