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分享

山東省高唐縣農業農村局杜立芝農業技術咨詢服務熱線辦公室主任杜立芝:

把根扎在泥土裡 當好鄉村振興“追夢人”

2022年11月08日08:17    來源:中國婦女報

“黨的二十大報告內涵豐富,有兩句話我格外關注。一句是‘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一句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這為我們指明了方向、確立了目標。”10月24日上午10時,黨的二十大代表、山東省高唐縣農業農村局杜立芝農業技術咨詢服務熱線辦公室主任杜立芝來到高唐縣梁村鎮二十裡鋪村組織的“馬扎課堂”,在金黃的玉米垛前,杜立芝向村民、農技服務人員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當時我在現場聆聽報告,習近平總書記講‘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時,會場內響起持久而熱烈的掌聲。作為農技人員,我們要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為農民朋友提供全方位、全時空的先進農業技術。”杜立芝的宣講生動而富有感染力,讓現場的村民們感受到滿滿的信心。

種糧大戶李清濤激動地說:“杜主任的宣講既生動又到位,讓農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領會會議精神。黨中央對糧食安全這麼重視,我們這些種糧大戶信心更足了,干勁更大了。”

24日上午7時,杜立芝就早早起床認真准備宣講內容。“今天我先后到二十裡鋪村等地進行了4次宣講,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及時傳遞給基層群眾,送到農民心田。”杜立芝說。宣講結束后,她又來到梁村鎮前楊村田間,了解優質專用小麥的播種情況。今年,高唐縣在杜立芝的指導下,種植了36萬畝優質專用小麥,與傳統小麥相比,每畝能增收近300元。

“有問題,找杜主任”,成為高唐縣廣大種植戶破解生產困惑的首選。這源於杜立芝始終把群眾當親人,不懼嚴寒酷暑,不管白天黑夜,群眾有難題,她總是隨叫隨到。

對杜立芝而言,一旦步入鄉間,就總有轉不完的農田。她不厭其煩地為農民講解,渴了就抱著水壺潤潤嗓,累了就坐在地頭歇歇腳。

“由於經常奔波在農村一線,平時也不注意穿衣打扮,有人笑我‘土’,可我為這個‘土’字感到自豪,因為我就是要把根扎在泥土裡,當好鄉村振興‘追夢人’,用我掌握的農業科技知識,幫助農民把‘泥土變成黃金’。”杜立芝說。

參加工作37年來,杜立芝跑遍了全縣700多個自然村,騎壞的2輛摩托車、3輛自行車,見証了她兩萬多公裡的辛勤付出。她先后發表農技科普論文30余篇,累計為當地種植戶引進國內先進的種植管理技術50多項,讓農業技術在田間地頭結了果。她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秸稈還田、機械深耕、種子包衣、控旺促壯、統防統治、高效低毒農藥、輪作倒茬、大豆玉米間作套種等多種實用新技術,累計為當地農民增加收益2000多萬元。

隨著前來“問診”的農民越來越多,分身乏術的杜立芝陷入沉思:縱然渾身鐵,能打幾根釘?了解到杜立芝的憂慮,高唐縣委、縣政府開始搭建平台,幫助杜立芝成立技術團隊。2018年初,“杜立芝黨代表工作室”正式成立。“目前,農村還需要一批用心用情、肯扎根一線的農技推廣人員。”杜立芝認為農技推廣隊伍需要從年輕人中培養,這些年她不光自己進行農技推廣,吸引培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隊伍,已搭建起一支涵蓋縣、鄉(鎮)、村三級的技術人才團隊,1000余名農技人才活躍在基層一線,通過現場指導、電話咨詢、專家播報等方式推動農技服務全覆蓋,每年為農民解決難題兩萬余個。“過去進行農業技術咨詢,經常不知道該進哪個門,現在可好啦,天天有專家義務幫俺解決農技難題,特別方便!”高唐縣尹集鎮農民李海強的話道出了群眾的共同心聲。截至目前,工作室已推廣各項農業新技術60多項次,引進作物新品種40多個,開展農業科技重大成果創新2項,指導農業基地生產10萬畝。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我是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代表,作為一名‘老代表’,我更有責任宣講好會議精神。”杜立芝告訴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這幾天她幾乎天天有宣講,宣講對象包括機關黨員、農技人員,更多的是種植戶,另外還通過電視、小喇叭、抖音等載體進行宣講,以最短的時間讓黨的二十大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內容,讓我們歡欣鼓舞。我要帶領團隊提升科技服務能力,培養更多‘土專家’‘田秀才’,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真正讓村民有干頭、有盼頭、有奔頭、有甜頭。”杜立芝堅定地表示。(夏旭光 薛偉偉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姚建)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